中華電信入股WiMAX營運商全球一動1.5億元的投資案,昨日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正式否決,NCC表示,當初WiMAX投標規則中,同意南北二區各保留一席執照予新進業者,全球一動得標後,再找中華電信入股並不合理,全球一動需在三月底前補足四千萬元股本差額,否則營運執照將被撤銷。

     全球一動去年七月是以創一投資名義,參與WiMAX執照競標,結果在北區以第二高得標(每年給予政府回饋金比率為營收的6.19%)。

     NCC發言人石世豪表示,六家取得WiMAX執照的得標團隊,第一階段十億元的增資,均按比率參與增資,有些甚至還加碼投資,唯獨全球一動團隊的創一投資,持股比率從原本的100%,降到不到三成。

     石世豪說,WiMAX是第一類電信業務,是特許業者,未經許可不得參與經營,當初,創一投資當初之所以能通過第一階段資格標,就是因為它符合新進業者條件。

     石世豪表示,中華電信當初因為回饋金比率超低落榜,卻回頭入股全球一動,有鑒於幾家落榜業者,質疑投標過程公平性,甚至不惜興訟,全球一動居然找第一階段落榜的第一類電信業者,參與認購近一五%增資股,為了維持公平性,因此不同意中華電信入股全球一動。

     由於WiMAX營運商必須在三月底之前完成第一階段增資,中華電信入股全球一動遭禁後,全球一動目前得在十天內,找其他投資人入股,目前離十億元門檻還差四千萬元。

     NCC強調,NCC當初曾經透過行政指導,提醒全球一動,必須考量到中華電信入股全球一動適法性,也曾建議全球一動先讓無爭議的資本先到位,萬一全球一動無法在三月底完成增資,後果需自行負責。

     目前全球一動主要股東,除了何薇玲夫婦外,聯電家族的矽統與聯傑,與網通設備廠商友訊、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均參與增資,中華電信去年在執行副總羅旻力主下,參與全球一動增資。對於中華電信無法入股,全球一動表示,有信心在三月底前完成增資。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廿)日通過多項電信資費調降方案,中華電、台灣大及遠傳等三大業者行動電話資費,降幅約四.八八%,中華電信ADSL整體調降幅度達八.四%,均預計四月一日起生效。

     百物齊漲,但行動電話費用及上網費卻逆勢調降。NCC自去年起,連續三年實施降價費率管制,九十七年已進入第二年,昨日通過三大行動電話業者,依照公告的X值(即調降幅度最低標準),提報的行動電話資費調降方案,降幅達四.八八%。

     NCC指出,行動電話業者業依NCC公告調整係數X值,調降「市話撥打行動電話」、「行動電話預付卡服務」及「月租型行動電話服務不同費率選單中通信費單價最高者」三項資費方案,加計去年與今年的降調幅度,三項資費方案降幅超過九.七六%。

     在ADSL方面,中華電信也提報ADSL電路月租費調降案,整體調降幅度為八.四%,高出NCC公告的X值五.三五%,也比去年提報的五.四%高出許多,NCC決議核定,預估受惠用戶超過三五二萬戶。其中,ADSL電路費降幅最大的是八M/六四○K,降幅達一八.七%。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rint Nextel在計劃在美國推出WiMAX服務,終端應用產品將率先推出WiMAX雙模手機。台灣網通廠東訊及啟碁也積極切入WiMAX雙模手機研發,東訊預估,明年WiMAX雙模手機可望開始出貨。

三星已經推出WiBro手機,摩托羅拉及諾基亞則計劃在今年推出WiMAX手機,觀察台灣廠商,除手機研發製造公司包含宏達電、華碩、明基、英華達等已經切入WiMAX手機研發外,網通廠也陸續切入終端用戶手持裝置開發,包含MID (行動上網設備)及WiMAX雙模手機。


資策會認為,未來WiMAX雙模手機將為WiMAX行動終端裝置重點趨勢之一,未來可能與GSM 、CDMA、PHS技術搭配成為雙模手機,今年雖有小量需求,但商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發酵。


Sprint Nextel計畫在4月準時推出名為「X-ohm」的WiMAX 計畫,除基地台及CPE(用戶端產品)已經展開採購外,更計畫推出結合CDMA跟WiMAX的雙模手機,預估到今年年底WiMAX網路覆蓋率可望達100萬用戶,2010年達1.25億人。


資策會MIC產業研究員翁嘉德表示,iPhone推出後,使用者平均下載影音及影像等資料傳輸使用量達100MB,約是一般行動電話用戶的30倍之多,讓很多電信業者吃驚,更顯示消費者對於資訊傳輸服務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在等待對的產品出現,WiMAX則讓資訊傳輸費用更平價化。


市場預估,今年隨Sprint Nextel推出CDMA搭配WiMAX雙模手機,可望帶起部分需求量,待各市場業者推出服務,將帶起WiMAX結合GSM、PHS雙模手機需求。


東訊已經開始切入WiMAX雙模手機研發,東訊表示,未來雙模手機可能結合WiFi/WiMAX或者是GSM與CDMA搭配WiMAX技術,除了基地台及 CPE產品外,東訊將獨立開發WiMAX雙模手機,明年正式推出產品,此外更將與其他廠商像是米迪亞,合作製造MID及多媒體終端WiMAX產品。


啟碁過去除發展VoIP網路電話以外,更推出多款雙模手機,切入WiFi/GSM及PHS/GSM雙模手機,更成為大眾電信主要供應商之一,近期更宣佈參與大眾電信私募,搶攻WiMAX商機。法人表示,啟碁WiMAX雙模手機陸續送樣,未來更將搭配大眾電信WiMAX服務,推出WiMAX結合PHS手機產品。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8年,資訊產業部掛牌成立,中國電信業實現『政企分開』。『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政府成為真正的政府,此時,政府才開始思考電信監管政策,真正的監管才開始。』而剛剛成立不久的資訊產業部vb監管策略方面『一出手』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現在還有很多人對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因為2000年單向收費引起的『股市風波』記憶猶新。1998年和2000年,單向收費已經兩次被提到日程,當時單向收費的消息傳出後,引起中移動和中聯通在香港股市的大跌、港股電信股市值巨額蒸發,而風波最終以當時的信產部部長吳基傳在香港承諾『單向收費兩年內不動』而平息。這一風波當時被稱為『吳基傳金口救市,一句話值1400億港元』。

今天再回頭來看那場『股市風波』,電信分析人士項立剛認為,『政府也有個思維轉變過程,』當時資訊產業部剛成立不久,對自己的定位和擔負的責任想的還不夠清楚。『而且資訊產業部內不少人是從運營商中出來,有「運營商情結」』,所以,對運營商在股市上表現不好有很大的壓力。』其實,股市下跌不是資訊產業部的責任,原則上也不需要資訊產業部uX面 『滅火』。

如果說vb面對『股市風波』時電信業監管者們還缺乏經驗,經過這10年的『風雨歷程』,現在的電信監管思維已經從摸索走向成熟。從英、美等國的電信發展演化過程看,儘管這些國家的電信監管『啟動』更早,歷程更長,但最後幾乎都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逐步加強,再到放鬆管制的過程。而有專家認為,我國電信市場化起步晚,但規模大、發展快,所以『在政策制定中要比國外考慮得更多,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套』。

角色轉變

在不少公眾眼裡,電信監管部門多是站在運營商立場上的。事實上,由於受到多種因素制約,電信價格的形成始終不是由市場來決定。1998年和2000年兩次被提上日程的單向收費,因為引起了中移動和中聯通在香港股市的大跌而未能實行。『可以說,最後監管部門還是站在了運營商的立場上了』。直到2002年底,『兩年期限』已過,手機單向收費的問題才再次敢于浮出水面。

2008年年初,移動通信漫游費下調方案在大家關注和期待中出台。儘管出檯前後爭論頗多,但最終方案還是獲得了不少贊許。有位網友評價『這次漫游費的下調,比我最初設想的方案還要低,也比我預期的效果要好。』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資費調整過程,如讓普通老百姓參與國家發改委聯合舉行『降低手機國內漫游費上限標準』聽証會等,首次讓公眾參與到資費改革方案中。最後『輿論及其各方的影響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最後決策。』有專業人士分析說。

『從最近的漫游費調整看,政府這些年越來越能夠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了。』項立剛認為,而電信資費改革也確實是普通老百姓最為關注的『民生問題』。監管部門能否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在讓手機用戶受惠的同時,也能確保通信業的協調發展,成為改革成敗的關鍵。『從幾次大的資費調整的變化看,監管部門在權衡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利益均衡方面越來越「老到」,監管方式上也有創新。』

初期的很多產業政策明顯傾向于維護產業和運營商的利益,比如,最早期的資費定價,是被嚴格管制的,不僅管漲價而且也管降價。這樣做,也是為了維持公平競爭原則,以防止出現『一放就亂』。在過去幾年的電信資費改革里,政府定價已經漸漸向企業自主定價轉變,政府實行上限管理,但套餐的推出都要經過審批,『核准制』只是將來的目標。『保証消費者權益,促進公平競爭』是監管永恆的主題。在項立剛看來,今後監管的角色將更加清晰。一是保証市場上有足夠多的運營主體在競爭,二是促進運營商採用新技術、新業務,促使整個產業保持成長,另一方面,則是要充分保証消費者利益。

永遠的博弈

在面對技術和市場的變化時,電信監管常常會感到左右為難。 現在,大家對IP電話已經很熟悉,但10年前,IP技術還是『新興事物』,如何對待這樣的新興事物和『事實業務』,讓相關部門很是頭痛。

10年前轟動一時的福州陳氏兄弟IP電話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1997年,福州的陳氏兄弟利用互聯網經營IP電話(網路電話)業務,因為搶了當地郵電局的長途電話『生意』,而被該郵電局以『經營非法電信業務』為由告上法庭。此案一出,立刻引發了激烈爭論。當時,國家已有的關於電信經營法規和行政規章都是在IP電話開始運用之前制定的,顯得有點跟不上時代發展需求了。

即使從今天看來,陳氏兄弟案在當時發生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該案開闢了IP電話技術市場化的現實通道──助推了IP電話納入正規的監管體系,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對監管如何適應新技術發展提出了考問。

『IP電話』勢不可擋,但基礎電信運營商並不歡迎這個『入侵者』,因為它會衝擊運營商的既得利益──IP電話大大分流了長途電話業務收入,並極大地拉低了長途通信資費。所以,這個『新事物』一開始是遭到運營商抵制的,但是用戶歡迎,因為通話資費非常低,那麼監管者該站在誰的立場上呢?

現在,P2P、VoIP和IPTV等新的通信業務都可能遭遇與『IP電話』同樣的監管難題,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讓監管機構曾經劃分的明確界限變得模糊,也給監管帶來了難度。『對技術的利弊和趨勢判斷是非常複雜的問題,需要監管部門來權衡判斷。』項立剛說,『在全世界都在上3G時我們沒有上,我覺得是合適的,在趨勢不明朗之前,我們適合去觀望。』

這幾年炒得很熱的VoIP,仍處於監管『盲區』。在項立剛看來,監管部門『按兵不動』也是全方位考慮的。項立剛認為,不但有通話效果方面的問題,政府更要多考慮成本和目前市場情況,畢竟,目前我國寬帶用戶才1500萬左右。

  『如果單從老百姓的角度,TD-SCDMA不一定是最有利的,但是利于產業和國家發展,如果TD-SCDMA做成功了,最終也會讓老百姓受益,因為我們中國的標準,不用高價進口國外的設備,支付給跨國公司昂貴的專利費,最後可能既利于產業又利于消費者,兩方面實現統一。』實際上,技術、市場和監管之間的角力永遠都會存在,如何在多方博弈中進行平衡取舍,一直是對監管的考驗。

難破體制藩籬

『無論多麼先進的技術,一旦碰上體制性障礙,也常常顯得非常無奈。而在3G時代這個問題尤其突出。』有業內人士指出。

IPTV就是一個例子。據UT斯達康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自2003年UT斯達康正式u葍焚PTV開始,推動IPTV商用專案的歷程可謂關卡重重。『2005年之前我們能不能上IPTV,要看廣電總局的態度,之後IPTV能不能在全國推廣,我們又要看多個地方廣電網路公司的態度。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跟廣電部門溝通,做說服工作。』 因為廣電、電信的衝突,一些初步運行的IPTV業務被迫停止。如2007年8月,北京網通開通的寬頻空間3個月後便基本停頓,主要是由於廣電部門認為該業務屬於IPTV業務,而北京網通因為沒有和擁有IPTV牌照的內容提供商開展合作,該業務因此被叫停。

從全球範圍來看,三網融合、一網三業已成為行業潮流。從上世紀末開始,國內就不斷有專家提出要將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這三張網合成一張網,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打破新技術應用的行業壁壘。但數年以來,三網融合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對於三網難融合的問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韋樂平去年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部門利益、部門權利正在阻礙融合的實現,這是一個活u穸耵滿u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典型案例。』

融合是3G時代的特徵,不僅是行業內的融合還是跨行業的融合,而這些問題也將給電信監管提出更大的挑戰。3G以前的時代主要業務是語音,監管主要考慮的是網路公平競爭問題,而現在3G時代,傳統電信已走到盡頭,大量新業務不斷出現,很多業務有內容的問題,有意識形態的問題,有文化的問題,有關係經濟發展的問題。而其中很多業務,電信監管是沒有權限的。如涉及互聯網和IPTV內容方面的,目前電信監管部門都無權管。『這就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考驗的是監管之上的問題。因為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規保証,《電信法》遲遲難以出台。』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傳出消息,資訊產業部將與國信辦、國防科工委及發改委部分職能部門合併,組建工業和資訊化部,而隸屬於廣電部門監管的有線網職能,並沒有實現人們所期待的納入其中。在聽到這個傳聞後,一位長期關注三網融合的業內人士嘆息地說:『徹底理清電信和有線網的衝突又要遙遙無期了!』

據項立剛推斷,在整合後的工業和 資訊化部下不久將會成立一個獨立的監管機構。但是,他認為,廣電部分是屬於意識形態方面的,融合還要有個過程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表示今年下半年開台的WiMAX服務,已經確定延遲到明年上半年、甚至更晚,遠傳高層表示。

遠傳網路暨技術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饒仲華日前表示,由於基地台、終端設備 (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設備還有技術上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效能和互通性,因此遠傳的WiMAX服務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上半年才可望推出,正式商轉時間點則可能落到下半年。屆時拿到南區執照的遠傳,勢必會和北區業者以漫遊、內容分享的方式,提供消費者全區的服務。

「遠傳現階段的WiMAX服務重點,放在參與政府的M台灣計畫,」饒仲華說。其第一階段成果是讓消費者在搭乘往返台北機場的長榮機場巴士時,可在車上藉由WiMAX連網、查詢航班資訊。

在WiMAX執照於去年正式發放後,前者的營運時間點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從其他間業者宣佈的進度來看:全球一動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台,大眾電信訂在第三季;威邁思是下半年;威達則喊出今年六月在台中、台南、高雄等都會區提供WiMAX服務。

相較於其他業者卯足全力在今年推出WiMAX服務,遠傳的腳步無疑是姍姍來遲。饒仲華解釋,目前推出的WiMAX網通產品都還是正式商品化前的裝置,自然需要耗費時間測試。例如頻寬與系統穩定性。在後端系統設備技術未達商業運作標準前,遠傳不會貿然開台。

「而且遠傳也不認為,『推出』WiMAX服務的時間先後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原因即在於,消費者其實不在乎背後的連網技術是什麼,」饒仲華說。他表示,相較於其他WiMAX業者,遠傳的優勢就是有既有的HSPA基地台服務,WiMAX是以既有網路為基礎提供的服務,重點還是在背後的應用。

「資料量大的服務,消費者可以使用WiMAX;語音則回到GSM系統,」饒仲華說。至於WiMAX和HSPA的競合,他坦言遠傳還在摸索兩者的定位差別。

不過,遠傳保守推出WiMAX的心態,倒是和網通廠商的看法不謀而合。國內網通廠商華碩、正文、合勤、達威和友訊轉投資子公司鈺程,在上個月底參與由Alcatel-Lucent與經濟部宣佈合作成立WiMAX互通測試(IOT;Interoperability Testing)研發中心的儀式時,即表示雖然WiMAX的如網卡、路由器等產品已經或即將陸續出貨,但是由於產品互通性測試和基礎架構佈建耗時等因素,即使WiMAX營運商能按照先前預定的時間表在今年陸續開台,消費者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中才能大幅採用WiMAX服務。今年預計只會有局部地區以實驗性質的開放WiMAX服務。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VS在大連正式投入商用,也預示著網通對IPTV發起了新一輪衝擊。 
2月28日,基於國家第二代信源編碼標準AVS的IPTV系統(AVS-IPTV),正式在大連網通投入商用,預計先期用戶規模達到1.5萬戶。標準研發的帶頭人、中國網通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高文認為:“AVS標準互動電視,可為用戶提供數千小時以上的分類節目,真正實現用戶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的夢想。”商用放號的開始,也拉開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IPTV產業搏擊市場的序幕。從此,技術、內容和運營模式等方方面面因素將主導其發展的成敗。 
極大降低專利費用 
中國網通技術部人士告訴記者,IPTV早就被確定為寬帶的重要“殺手級”應用,並在黑龍江等地大規模商用,但技術瓶頸讓他們如鯁在喉。 
目前在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中,MPEG-2和H.264標準是主流。MPEG-2擁有較廣泛的用戶群,現有的DVD、數字電視等產品都使用這一技術,但MPEG-2效率較低,佔用帶寬過多,並不能適應現有的寬帶ADSL網路。 
第二代標準H.264在技術水準上有所提高,但要求電信運營商按照提供的視頻節目時長付費。這將導致持續不斷地產生鉅額專利費用,這些費用無疑將帶來巨大運營成本。因此,此模式被國際上很多運營商抵制。 
高文表示,AVS作為與H.264同步制定的標準,不僅在技術水準上達到或超過了第二代信源標準的平均水準,還擁有我國50多項自主專利技術,使中國企業不再重蹈類似DVD產品被迫支付大量專利費的覆轍。 
知識產權清晰、價格合理是AVS標準的最大優勢。MPEGLA組織對生產商、內容商和運營商分別收費,我國每年為此支付的專利費用可能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而AVS只針對解碼器收費,一個解碼器只要一元人民幣。 
網通創新首戰 
在運營商中,中國網通是第一個明確表示支援和採用國家自主知識產權AVS標準的。總經理張春江多次表示,公司將以AVS-IPTV為切入點,努力實現向“寬帶通信和多媒體服務提供商”轉型。AVS-IPTV的成功商用,也讓大連網通的項目參與者放下了心中大石。據了解,在2006年11月召開的“中國網通技術創新大會”上確定的創新重點工作中,AVS-IPTV排在首位。 
去年,中國網通首先在“下一代國家互聯網寬帶實驗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責任公司,加強AVS-IPTV的研究,並成功進行了大連現場試驗。2007年10月10日,中國網通在大連召開了“中國網通AVS-IPTV商用試驗成果現場會”,隨後宣佈,將採用AVS發展IPTV。據了解,大連AVS-IPTV系統預計先期用戶規模達到1.5萬戶。該系統由中興通訊承建,系統能力達到100個電視頻道和10000小時VOD點播節目。 
中國特色的“三網融合” 
隨著商用的展開,網通的一系列活動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 
迄今為止,中國網通已實現了世界上首個端到端的AVS-IPTV系統集成開發,驗證了AVS在IPTV中的可用性,並實現了機頂盒與系統“一帶四”互通。同時,網通還首次建立了AVS-IPTV技術標準體系,提交並被受理了64項專利。網通已將AVS標準向ITU-T推薦,被接納為四大音視頻編解碼標準之一,為AVS標準推向國際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以IPTV業務為切入點,實現三網融合,是網通長久的期望。而IPTV的盈利模式將證明,三網融合不僅有可能性,也具備可行性。 
網通一位高層告訴記者:“網通已培養了上百人的AVS-IPTV專業研發團隊,為其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AVS-IPTV將在根本上有利於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三網融合’。” 
前景面臨多重挑戰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目前IPTV在與數字電視的競爭中仍處於弱勢。截至2007年底,全國有線電視用戶為1.5億,完成數字電視改造的用戶已達3000萬左右,而IPTV的用戶數量只在100萬戶左右,並沒有對有線電視構成直接威脅。 
阻礙IPTV規模化推廣的主要因素包括內容、資費和運營模式。IPTV本身並沒有專門的內容提供商,在內容上無法與數字電視形成差異化。而在資費方面,屬於公益型事業的數字電視收費平均價格僅為20元/月,是IPTV價格的三分之一。因此,IPTV在內容和價格上都無優勢可言。 
此外,IPTV作為三網融合的產物,到底由廣電部門還是電信部門主導一直存在爭議。目前,IPTV可通過三種技術方式實現:第一種是FTTB+LAN,第二種是雙向有線電視網路方式,第三種是ADSL方式。前兩種方式以廣電部門為主導,得到了廣電部門的認可,但與電信運營商希望發展寬帶業務和綜合視頻業務的想法背道而馳。 
因此,目前電信部門仍主推ADSL接入方式。但普通ADSL用戶2M的帶寬,距離傳輸高清視頻圖像要求的8M帶寬還有很大差距。此外,這種模式需要當地電信部門與IPTV牌照持有機構合作經營,會與當地有線電視的經營形成競爭,遭到一些地方廣電部門的抵制。 
資訊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標準所IP與多媒體研究室主任何寶宏認為,在廣電部門與電信部門沒有達成共識,形成有效的運作模式,以及實現內容差異化之前,IPTV只能繼續緩慢推行。 
為推動產業鏈的成熟,中國網通聯合內容提供商、網路運營商、系統和終端製造商、晶片提供商、軟體企業和儀錶企業等,於今年1月共同發起成立了“互動媒體產業聯盟”,運營商將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裏扮演核心角色。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來自Informa Telecoms and Media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07年IPTV用戶總數增長了117%,從2006年年底的571萬達到1234萬。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區域仍是歐洲地區,其IPTV用戶數在2007年超過690萬,佔全球總數的57%。絕大多數在法國的用戶依附於法國電信以及其他可供選擇的運營商們,包括Free、Neuf以及義大利電信的Alice,運營商們通過在寬帶上捆綁免費業務來吸引500多萬IPTV用戶。該國擁有近10倍的和西班牙一樣多的IPTV用戶,並且接近於西歐總數的75%。

亞太地區也有明顯的收益,中國正以約100萬用戶為目標,通過SMG在上海和哈爾濱推出IPTV,相對於香港地區IPTV用戶數較少。香港地區在2007年9月用戶數已經超過100萬,現在正提供電視服務給60%的DSL用戶。美國也開始取得進展,2007年增加了100多萬用戶,絕大多數是由Verizon和AT&T引領鋪設的FTTH。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ts(GIA)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2014年全球IPTV服務收入將超過426億美元。如果這個預測是準確的,那麼,全球IPTV服務收入從2004年至201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0.2%。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IPTV服務收入超過了亞太地區。這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平均每用戶收入更高一些。到2014年,全球IPTV服務用戶預計將超過2.48億。

IPTV服務是三網合一服務中的一種服務。這種新興的趨勢將把資訊通訊與娛樂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新的市場。這個市場把電信和媒體公司結合在了一起。然而,目前IPTV技術還沒有商業性廣泛應用。關於用戶對IPTV服務的體驗還沒有足夠的資料。IPTV服務並不是僅僅依賴於可用帶寬,而是需要運營商把端對端的解決方案集成在一起通過流技術提供高水準的視頻服務。

儘管存在各種困難,IPTV將取得廣泛的成功。有跡象表明IPTV基礎設施將快速增長。到2010年年底,IPTV資本開支將增長14倍。

歐洲在2009年之前將繼續在全球IPTV服務市場佔統治地位。亞洲將迅速趕上來並且縮小與歐洲的差距。中國將是這個市場的領先者,因為中國正在尋求經濟發展、快速實施城市化和中等收入人群在快速增加。美國是IPTV最難普及的國家,因為美國目前的付費電視普及率很高、衛星和有線電視運營商中有許多競爭的公司和日益激烈的服務競爭。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奧運推動新媒體發展

今年北京奧運會,IPTV、手機電視等新媒體首次作為獨立轉播機構與傳統媒體一起被列入了奧運會的轉播體系。近日,我國台灣地區“中華電信”公司北區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子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北京奧運會使得該公司IPTV電視用戶數量激增,同時也使台灣地區的電視機頂盒銷量大漲。預計北京奧運會將會為公司帶來100多萬台的電視機頂盒銷量。

央視國際首次啟用新媒體轉播奧運

中央電視臺旗下的央視國際(CCTV.COM)擁有大陸電視(IPTV)、網路以及手機三大北京奧運轉播權。據悉,央視國際將通過車載電視、網站和手機三個新媒體平臺進行奧運會賽事轉播。今年北京奧運會上,手機、網路等新媒體首次作為獨立轉播機構與傳統媒體一起被列入了奧運會的轉播體系。

業內人士指出,2008年新媒體轉播,特別是IPTV電視轉播將成為本次北京奧運報道中的最大亮點,而資訊內容和傳播渠道將是新媒體成敗的關鍵。全球著名諮詢顧問機構IDC在 《中國IPTV市場2007-2011年預測與分析》分析報告中預計,隨著相關部門對IPTV市場政策環境逐漸寬鬆,IPTV商業模式的深入探索和技術標準的逐步完善,中國也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潛力的IPTV市場。預計到2010年,中國IPTV用戶有望超過1000萬,2011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450萬。

機頂盒廠商提前三季完成年銷量

“中華電信”擁有台灣地區獨家奧運新媒體轉播權,即擁有IPTV(MOD)、網路(Hinethichannel)和手機(enome)三大媒體的奧運賽事轉播權。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奧運電視轉播高峰,該公司僅IPTV一項的奧運轉播就準備了5個電視頻道,用於即時播放28項奧運賽事,播放內容將長達125個小時。據對方透露,與該公司有合作協議的一家電視機頂盒廠商高層日前表示,其機頂盒年銷量計劃已經提前三季完成,“我們也沒有料到奧運會的市場影響力會這麼巨大”。

目前,“中華電信”的IPTV電視用戶已超過40萬,黃子漢表示,“今年的用戶目標是120萬,預計8月底北京奧運會結束後,這一目標就能提前完成”。有媒體透露,今年3月該公司為了增加高清電視用戶數量,已經聯手明基、奇美、大同、東元等六大電視廠商砸下15億元,用於補貼用戶購買高清電視機。

該公司高層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預計,2009年底公司將通過互聯網和其他新媒體從北京奧運會轉播中獲得超過新台幣4億元 (約合1,240萬美元)的收入。

中國將成亞太區最大IPTV市場

據InformaTelecomsandMedia研究顯示,2007年,全球IPTV用戶總數增長了117%,從2006年年底的571萬戶增至1234萬戶。歐洲地區仍是目前世界上IPTV最大的區域,其IPTV用戶總數在2007年超過690萬,佔全球總數的57%,電信公司以及其他運營商們通過在寬帶上捆綁免費業務吸引了500多萬IPTV用戶。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將成為IPTV產業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將為IPTV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作為IPTV先行城市的上海,截止去年年底用戶數量已突破22萬。但是,考慮到IPTV基礎設備尚未完全成熟、用戶認知度較低等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中國IPTV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全球IPTV營收2010年將達235億美元

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預測,付費電視、移動電視、DVD和寬帶視頻創造的收入預計2010年將超過2770億美元。這一數字的飛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付費電視服務,尤其是近年來在全球迅速擴張的IPTV電視領域。

有數字顯示,2004年,全球IPTV用戶僅190萬戶,到去年IPTV全球用戶突破1400萬,預計,到2011年將突破1億。對此,iSuppli公司分析師表示,此前這一市場由直接入戶衛星和數字及模擬有線電視服務商主導,但目前全球各大電信公司也正試圖通過IPTV瓜分這一市場份額。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一國際性體育賽事的舉行,中國、非洲、拉美地區的IPTV市場也將隨之被拉動。預測,2010年該領域的營業收入將從2005年的6.81億美元增長到235億美元。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運棒球資格八搶三賽事剛過,中華電信首度以自家的IPTV(MOD)在台灣實況轉播。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子漢指出,北京奧運會使得該公司 IPTV電視用戶數量激增,同時也使台灣地區的電視機頂盒銷量大漲。預計北京奧運會將會為公司帶來100多萬台的電視機頂盒銷量。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在中國大陸取得三大北京奧運轉播權的,則是中央電視台旗下的央視國際(CCT V.COM)。今年北京奧運會上,手機、網絡等新媒體首次作為獨立轉播機構與傳統媒體一起被列入了奧運會的轉播體系。

諮詢顧問機構IDC在《中國IPTV市場2007-2011年預測與分析》分析報告中預計,隨著相關部門對IPTV市場政策環境逐漸寬鬆,IPTV商業模式的深入探索和技術標準的逐步完善,中國也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潛力的IPTV 市場。預計到2010年,中國IPTV用戶有望超過1000萬, 2011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450萬。

業內人士指出,2008年新媒體轉播,特別是IPTV電視轉播將成為本次北京奧運報導中的最大亮點,而信息內容和傳播渠道將是新媒體成敗的關鍵。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將成為IPTV產業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將為IPTV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作為IPTV先行城市的上海,截止去年年底用戶數量已突破22萬。但是,考慮到IPTV 基礎設備尚未完全成熟、用戶認知度較低等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中國IPTV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碩新推出的數位相框UFOTO UF735採用七吋數位高解析度LCD螢幕、五合一記憶卡插槽外加USB Flash支援,具有瀏覽相片和播放MP3音樂的雙重功能。

數位相框還內建即時天氣、即時股價或即時對話訊息等視窗,UFOTO UF735數位相框具備圖片自動旋轉功能,可直立或橫放展示;創新的「時光回溯」功能,可選擇特定日期找出當日拍攝的相片;另有情境光設計功能,可依據不同的相片特效,提供五種相片瀏覽效果;另有「智慧光源感測器」功能,能依環境光源自動調節面板亮度。這款數位相框剛獲2008年德國Reddot產品設計大獎,有星光銀、粉頰紅、天空藍三款顏色。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線上沖印市場蒸蒸日上,原本國內銀箭、采風和7-11的ifoto三強鼎立,但昨天PChome也加入戰局,並打出一張二元低價搶客。

目前三大線上沖印網站與便利商店合作,取件方便、收費比實體店鋪便宜,成為網友主要沖印管道。最便宜的手機圖片上傳一張1.8元,會員可打9折,或是免收運送處理費。采風最近打出周末48小時打6折、最低收費一張2.4元;ifoto則主打20張免費沖印,50張以上打9折;銀箭則主打預付399元送線上數位相簿。

PChome昨天在「商店街」推出洗100張每張2元,採線上收件、貨送到家,且24小時受理。PChome行銷處長楊璿表示,線上沖印不僅比傳統店頭沖印便宜,而且足不出戶,一樣可沖洗照片。

想使用PChome線上沖印者,只要到http://60.250.98.229/網站,利用FTP上傳和填寫資料即可,最快24 小時取件,促銷價滿100張每張2 元、滿400張每張1.88元,滿700元送貨到府免費,未滿700元須付70 元宅配費用=. PChome還針對線上沖印服務上線,推出數位相機67折,有三星、Canon等品牌。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