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華電信等多家因與高盛等外資簽約購買條件式(KO)選擇權等衍生性商品、造成巨額匯損的廠商,打算聯手起來、擬對高盛等外資展開國際投訴或國際訴訟行動! 針對中華電信考慮籌組律師團,打算採取國際訴訟方式,力爭自己在衍生商品投資上虧損的權益一案,高盛昨(25)日晚間表示,不會對於與客戶合約,發表相關評論。

     中華電信表示,已委託國際及國內知名律師組成律師團、展開跨海國際投訴作業中,目前已有多家業者表達跟進、受匯損傷害的廠商打算組織起來,但不方便透露廠商名單。業者也準備最近先向證交所、證期局等相關單位說明、請求相關協助。

     中華電準備委託律師團釐清的重點是,去年九月與高盛簽的遠匯合約的不合理性,外資與本地業者簽訂衍生性商品合約時,是否有盡國際規範?即外資在與客戶簽訂時、善盡「了解客戶風險」 (know-your-customer,KYC)管理標準的告知義務,以及是否充分揭露對等訊息給客戶。

     依照國際規定,未盡KYC義務者,各地的主管機關可要求外資取消與客戶之間的合約、或要求雙方和解,甚至,如在特定市場、對多家為數可觀業者造成巨額損失,情況重大者還可對外資勒令暫停交易。

     中華電與多家業者日前跟外資簽訂的衍生性商品合約,不少簽了10年,而且都以美元為「對坐」商品,而且多家本土業者「看貶」台幣、外資「看升」台幣,使得在台幣「升勢」氛圍中,本土業者普遍損失不貲。業者希望能透過這次集體國際投訴或訴訟行動、為業者找到解套的辦法。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類似中華電信在衍生性金融操作失利的案例不只1家,截至四月底、因購買衍生性商品、未進行沖銷而造成未實現匯損金額超過1億元的上市公司多達12家,包括榮化、長興、中纖、大毅等,其中,以中華電信的30.8億元最多,其次是萬海的30億元,這些本地業者簽約的對象大多是高盛等國際知名外資機構2到3家。而業界自行統計,則發現簽下這類商品合約的廠商可能超過50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