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的嘗試摸索,Wimax在英特爾與台灣多家科技廠商的合作推廣下, 已從台灣島內的創新實驗,逐漸成熟為推行全球的新商機…… 
「二○○八年是Wimax普及元年,」晶片龍頭英特爾在全世界各個場合都這麼說。晶片龍頭這五年來力拱Wimax,算盤打的就是把上網裝備從電腦拓展到更多樣的裝置。英特爾想要複製八年前,挾著Wi-Fi功能席捲筆記型電腦的威力,從功能更強大的Wimax技術謀取商機。

 

現有的Wi-Fi技術,僅能覆蓋一整間咖啡店,Wimax的涵蓋範圍則可達到整座城市。Wimax具有傳輸距離長(五十公里)、涵蓋範圍廣、上下傳頻寬可達一百Mbps等特性。此外,Wimax也被視為寬頻「最後一哩」的解決方案,可望解決某些地區鋪設寬頻纜線成本高昂,以至於寬頻上網不易的困境。

英特爾帶頭往前衝

 

總是扮演英特爾戰友的台灣,早在二○○五年就積極參與研發Wimax技術。英特爾和台灣有一個共通之處:分不到3G大餅。在3G技術發展過程中,被高通(Qualcomm)等大廠壟斷,台灣的廠商參與機會少,頂多承接手機代工,利潤微薄。台灣願意冒著高風險重金押寶,就是希望Wimax的開放平台,可提供台灣廠商參與的機會,搶先踏入技術的核心。

 

隨著科技巨人Google和美國電信業者Sprint-Nextel、美國有線電視業者時代華納(Time Warner)合作投資三十二億美元建設Wimax網絡,再加上美國、馬來西亞、印度及日本的國內指標電信業者都投入Wimax網路布建,諾基亞、摩托羅拉也將推出完成認證的手機,這一次Wimax總算要親自上路,去證明是否能在第四代通訊勝出。

 

「去年Wimax正式被列入國際電信聯盟(ITU)3G標準,解決了行動服務的爭議,可以說是Wimax啟動元年。今年台灣廠商則要加把勁和各全球大廠連結,搶訂單,」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翁嘉德說。相對於二○○六年台灣新台幣十四億元的Wimax設備產值,資策會MIC預測二○一二年台灣Wimax的設備產值將達一千兩百一十六億元,龐大商機讓原本就擅長代工的台灣業者躍躍欲試。

 

今年Wimax舞台主要在後端的基礎建設,國外大廠如北電(Nortel)、摩托羅拉包辦了基地台。台灣網通業者的出貨力道表現在終端設備(CPE),如正文、友訊、合勤、華碩等今年都有亮眼成績。其中,合勤是目前台灣第一個從終端到基地台都能自行開發的業者。

 

以正文來看,Wimax年度營收比從四%大舉拉升達二○%。「預計今年電信設備營收占總體營收二五%,」正文董事長陳鴻文表示,其他如路由器、Wimax網卡、微型基地台、網路電話(VoIP)等都有好成績。至於最上游端的CPE晶片,現在聯發科已有能力生產,未來台灣廠商可望從和國際大廠合作中,獲得技術能量,讓台灣廠商的供應鏈更完整。

 

既有電信業者觀望

 

「新興國家是Wimax最適合推廣的地區,而已開發國家已經有3G建設,所以都在觀望像美國業者Sprint-Nextel能不能夠出擊成功,」IDC分析師楊惠安表示。

 

在台灣,NCC去年已發出六張執照,今年可望也有服務上路。「通常電信產業具有先行者優勢,對後進業者較不利,」翁嘉德評估。傳統電信業者像中華電信已經具備ADSL、3G等線路,短期不易考慮替換,通常會採取保守的策略。

IDC亞太區電信服務研究總監羅亞斯(Bill Rojas)指出,布建Wimax最大的成本不是基地台,而是後端租用光纖網路的成本。建置這方面的成本,並非剛踏進無線電信領域的營運商(Green Field)所負擔得起。這也是美國Sprint-Nextel的Wimax服務延期的原因,因為固定網路業者AT&T不願提供大量光纖網路。

 

被視為和Wimax棋逢敵手的另一項無線寬頻技術,是既有3G升級的LTE(Long-Term Evolution),這受既有大型電信業者所偏好,因為不需要再投入龐大資本建置基地台。楊惠安認為,這兩者鎖定的是不同市場,Wimax的本質是取代固定網路的解決方案,而LTE則是以行動網路為出發點,目前都還在發展中,尚談不上競爭,未來發展成熟時,有可能整合。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的分析師周駿呈評估,目前Wimax的發展瓶頸,卡在產品認證費用高昂、時程久,以及互通互連測試,但這些都是可以透過時間來解決的。隨著設備大廠、IC設計及電信營運商全數到齊,Wimax商機箭在弦上,就等著市場驗證Wimax是否可成為主流技術。

 

【數位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mc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